《华乐集萃》——带我们赴一场穿越千年的雅乐之旅

时间:2023-12-15来源:原创文章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11月在圆形报告厅,由音乐系组织的一场《华乐集萃》古典音乐会,音乐会由江柏安教授主持,带同学们穿越千年,与中华古乐产生了一次共鸣,整场音乐会同学们赋予高度的热情,掌声不断。

 

古琴艺术承载了古代音乐的神韵,融合了文学、哲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琴棋书画被称雅人四好或四艺,是历代文人雅士们表达情感和追求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古琴艺术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张佑堃老师透过《孔子学琴》的故事引入到古琴曲《文王操》,其内涵深邃博大,旋律丰富感人,堪称古琴曲中的经典之作,我们可以通过这首琴曲来感受礼乐时代的雅正。古琴的气质,定义了中国文化中的“雅”。

 

 

彭甜老师带来的《桃花庵歌》是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字伯虎)的经典诗作。唐寅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这样的诗乐琴歌让在场的同学们纷纷赞叹不已。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江柏安教授风趣幽默的告诉我们如何分辨古筝和古琴。

首先构造上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近年增加到24到26弦,属音乐类"马乐器"。其次历史上,古琴据记载己有三千多年历史。早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当时古琴是五弦,战国时期起才慢慢以七弦定型,流传至今。古筝又称"秦筝",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罗路老师演奏的《渔舟唱晚》曲调优美,如蓝天上的行云,似山涧中的流水,节奏感强,快慢强弱对比强烈,音乐效果明显,表现力突出,音乐形象鲜明。乐曲具有鲜明的中国山水画风格,慢版舒缓缠绵,快板急骤而有序,乐曲的高潮过后更是别有洞天,含蓄轻柔的结尾,把人们带到深远的意境之中。

 

中国传统乐器八之竹箫,古代汉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箫历史悠久,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在汉代陶俑及其后的壁画、石刻中多有所见。箫历史上亦称为笛,唐以后方专指竖吹之笛。萧的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箫分为洞箫和琴箫,按"音孔"数量区分则为六孔箫和八孔箫。

 

在张佑堃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笛和萧的区别,通过老师的演奏同学们深深地沉浸在音乐中。

 

在张佑堃老师和林一蓓二位老师的演奏下同学们欣赏到了精彩绝伦的琴箫合奏,大家和老师们一起深深地沉浸在音乐之中,每个人的脸上透露着认真、好奇,随着音乐的起伏思绪也跟着波荡。

《平沙落雁》乐谱最早刊于《古音正宗》琴谱集。《平沙落雁》的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

 

中国传统拉弦乐器,又名"胡琴"、"南胡"、"嗡子"等。始于唐朝,时称"奚琴",宋代时称为"嵇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进入近代,刘天华先生借鉴西洋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大提升了二胡的艺术表现力及音乐内涵,使的二胡从民间伴奏乐器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件独奏乐器。

叶建彬老师带来的乐曲《赛马》以其磅礴的气势、热烈的气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们喜爱。音乐在群马的嘶鸣声中展开,旋律粗犷奔放。由远到近清脆而富有弹性的跳弓,强弱分明的颤音,描绘了赛马盛况的情形。二胡快弓、跳弓技巧的运用,拨弦、颤音技巧的运用,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热烈的赛马场面。

 

“唢呐一出,燃爆全场”“唢呐一响黄金万两”这是同学们对于唢呐的印象,但是今天同学们有了新的疑问“张颖老师明明是工科,怎么会想到学习唢呐呢”在张颖老师的介绍下同学们了解了张老师的学习路程,在张老师的表演下同学们表现出极高热情。

唢呐,中国传统双簧木管乐器。早在公元3世纪,唢呐随丝绸之路的开辟,从东欧、西亚一带传入我国,是世界双簧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使唢呐拥有其独特的气质与音色,已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乐器。

《百鸟朝凤》以热闹欢快的曲调,描摹了百鸟和鸣之声,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美景,充分发挥了唢呐擅模仿的特长。

 

曲目单

古琴独奏

《文王操》、《高山流水》、《酒狂》

演奏者:张祐堃

箫独奏

《梧桐月》、《皂罗袍》

演奏者:张祐堃

古筝独奏

《渔舟唱晚》、《傍妆台》

演奏者:罗路

琴箫和鸣

《平沙落雁》、《寒江残雪》

演奏者:张祐堃 林一蓓

琴歌演唱

《客至》、《桃花庵下》

表演者:彭甜

唢呐独奏

《欢庆》、《百鸟朝凤》

演奏者:张颖

二胡独奏

《战马奔腾》、《赛马》

演奏者:叶建彬

 

主办单位:人文与艺术学院

承办单位:音乐系

总监制:吴斌,陶立军

策划:王皓,郑雅丽

导演:沈洁

主持:江柏安

摄影:黄嘉乐

学生观后感

“我很高兴能够观看这场古典音乐会,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体验。这次音乐会让我深感音乐的魅力和古典音乐的独特之处。

首先,演奏家的精湛技艺令我赞叹不已。他们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令人惊叹,每一个音符都被完美地演绎出来。他们用手指轻触琴键、弦乐弓在弦上滑动的动作展现出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让人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和力量。

其次,音乐会上呈现的曲目选择精彩纷呈,不同的作品和不同的表演方式展现了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每一首曲目都有其独特的旋律和情感,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叶建彬老师,他用不一样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二胡的魅力,生动有趣且形象,特别是他用旧版和新版两种不同音乐风格的《赛马》,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创作方式的不同的魅力。再一个就是彭甜老师,她的《客至》和《桃花庵下》也是非常具有特色,在演奏的过程中娓娓道来歌曲,是音乐的魅力通过两者结合的方式展示出来,是人身临其境。

最重要的是,这场音乐会让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舒适。在音乐的陪伴下,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被抛在脑后,心灵得到了放松和治愈。音乐会现场的氛围也是独一无二的,观众们共同倾听着同一段音乐,共同感受到的那种共鸣和情感交流是无法言喻的。

通过这次音乐会,我对古典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它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表达和传递情感的艺术。我相信,古典音乐会继续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带给我无尽的享受和心灵的沉浸。”

————陈雨昔音学B2201班

“首先很荣幸能参加本次音乐会活动,而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校园活动,更是一场身临其境的听觉盛宴。

几位老师的表演非常的精彩动人,让我完全沉浸于其中。不仅是在听觉上的享受,也通过这次音乐会了解到了中国传统乐器,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无论是琴、筝、萧,还是胡琴、唢呐的演奏都带给我们一种治愈心灵的力量,它以文字无法表达的方式温暖着我们的内心。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音乐会带我们进入一个安静的世界,让本忙碌的一天放松、平静了下来。今晚演出的老师,虽然并没有很年轻,但他们站在台上演奏时却是如此优雅与优美,脊背挺直,让我觉得面对生活也不要弓腰驼背,从容的面对生活。我仿佛感受到了音乐带给我的力量,日后也会多多去感受音乐带给我的力量。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去传承、去发扬、去创新。

————刘安琪 戏美B2201班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音乐会,给我的感觉是让我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他和我想象中的不大一样。在我理解下的音乐会是什么小提琴钢琴等等的演奏,而这一次我接触的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乐器-胡琴、古筝、二胡、笛、唢呐等。我在现场听到的箫也是其中一种它是由张祐堃老师演奏,《梧桐月》就是张老师演奏的曲目之一,《梧桐月》是中国传统古曲,旋律流畅委婉,质朴情深,恰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听着张老师吹得箫,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一般。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还有叶建彬老师拉的二胡,页老师的二胡可以说是出神入化般的感觉,听着二胡的音弦就能身临其境中。张老师拉的《赛马》是我从小到大听过最逼真最具有感情色彩的。每一个马鸣声音都让人感到惊讶,这真是二胡发出来的声音吗?我们不禁感到疑问。最后张老师还给我们拉了《龙船调》虽说他没有说出他的名字他只是提了一句湖北民歌,但我依旧听出来了是我家乡的民歌,好巧不巧我也会歌唱两句。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家乡。

通过这次音乐会我对中国传统乐器有了进一步了解,我十分喜欢欣赏音乐,他带来的魅力独一无二。喜欢我们学校可以多多举办类似活动,让我们发掘更多的音乐美。”

————黄玉萍 汉语言文学B2201班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2020武汉传媒学院  鄂ICP备14006246号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