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14:00,武汉传媒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邀请了吴健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北大鼓》市级传承人与湖北小曲传人,在课程讲坛中为大家呈现了“曲艺”与“音乐”碰撞的魅力。
吴健先生从什么是曲艺、曲艺的本质特征、曲艺的艺术特征、曲艺类别、湖北曲艺介绍、湖北曲艺代表曲种、湖北曲艺继承与发展七个角度展开本次讲解。“传媒学院开讲堂,曲艺音乐来捧场,艺术相通来融合,学好本领传四方”是吴健先生为传媒学子送上的第一句话,他通过普通话、汉口话、黄陂话三种口语讲出来,让在场同学切身体会到了曲艺语言的重要性。曲艺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是用“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的,正如戏曲艺术的本质特点是“以歌舞演故事”,曲艺艺术的本质特征当是以“口语说唱故事”。这是曲艺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属性。因为主要的艺术手段是“口语说唱”,所以曲艺的艺术形式相对地比较简单:由一人或几人说演;或者由一人或几人演唱,辅以小型乐队(往往是三、五件乐器)伴奏。又因为是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所以其表演方式是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民间以第一人称的模拟代言。
吴健先生提到,曲艺表演是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所以要求它的语言必须适于说或唱,一定要生动活泼,简练精辟并易于上口。曲艺不像戏剧那样由演员装扮成固定的角色进行表演,而是由演员装扮成不同角色,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过说、唱,把各种人物、故事表演给听众,曲艺表演的简便易行,使它对生活的反映快捷,曲目、书目的内容多以短小精悍为主,因而曲艺演员通常能够自己创作,自己表演。例如湖北评书,湖北评书就是用湖北方言讲故事。
由一人表演,只说不唱,以一块木头为道具,情节每到关键时刻,猛击一下醒木,听众为之一振。湖北评书表演善于模拟书中的各种人物,并借助手势,身段口技等渲染气氛。其描叙景物时喜欢使用骈体、叙述对话时则使用来自民间的口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下的社会现状、人们的生活面貌、精神需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湖北大鼓并没有随之更新,所以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湖北大鼓观众群不足,外来文化的冲击,致使曾经非常接地气的湖北大鼓逐渐成为曲高和寡的“博物馆艺术”。湖北大鼓现有12个传承人,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8人。其中6个人年龄都在70岁以上 ,50~70岁之间有3个人,仅有3个传承人年龄在50岁以下。12个传承人也全部为男性。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湖北大鼓的传承人数少,传承人的性别比不均衡,传承人的年龄也普遍偏大,一旦老一批的传承人退休或去世,湖北大鼓的传承就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湖北大鼓传播渠道萎缩,在武汉没有固定表演湖北大鼓的场所,大的综合剧场基本上也没有湖北大鼓表演,仅有少数的小型的都市茶座剧场有湖北大鼓的表演,造成了湖北大鼓缺乏市场。湖北大鼓理论研究滞后,学术界对湖北大鼓的研究也相对较少,涉及湖北大鼓传承人的研究更多的局限在他的生平事迹和作品上,还有部分文献仅仅在记载与湖北大鼓相关的活动,无法让人们去真正了解湖北大鼓。
所以音乐表演教研室开展本次“非遗艺术进课堂系列活动之一:曲艺与音乐的碰撞”活动,旨在学习非遗艺术,感受曲艺形式和音乐的异同,让曲艺非遗艺术不在沉寂中消亡,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尽管岁月更替,但一代代传承人初心不改,用满腔的曲艺情怀,牢牢守护着非遗文艺瑰宝。
吴健先生提到,在继承好湖北大鼓的同时,也要融入好现代艺术时尚元素,吴先生更是以湖北方言创作了许多有人文情怀风采的佳作。
“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必须要扯旗子、搭班子,玩命板沙斗胆子。变中求生机,变中求发展,变中出作品,变中出人才。我们在曲艺行列中要把事业变为责任。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说唱黄陂》也好,《说唱大武汉》也好,我们始终演唱的是武汉这座城,武汉这群人,推介的是武汉精神武汉魂。无论湖北的哪类曲艺品种都是在这样做。永不放弃就是因为曲艺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贴近百姓、雅俗共赏。就因为它接地气、惠民生、娱百姓、提精神。”
曲艺古老不古板,守正创新践初心。从拜师学艺到独当一面,鼓板欢跳,敲打说唱里道不尽他对湖北大鼓的热爱;乡音俚语,潮流唱词说不完他对大鼓传承的心声。他让湖北大鼓奏出时代“新”声,成为年轻一代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本次的“非遗艺术进课堂系列活动之一:曲艺与音乐的碰撞”活动,让在场师生学习到了曲艺非遗艺术,感受曲艺形式和音乐的异同,共同感受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曲艺艺术盛宴,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