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专业推介
舞蹈,似灵魂之诗行
韵律之栖所
今之曼妙舞学,恰似流泉叮咚
淌过一曲灵动之章,使人醉心忘俗。
本专业根据国家“新艺科”发展战略,依托学校传媒学科优势,以舞蹈艺术的传承创新为核心,结合人工智能平台及跨学科实践项目,通过“舞蹈表演创作、教育智慧创新、多元创意实践”三大培养模块,构建舞蹈艺术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旨在培养能胜任舞蹈艺术表演、舞蹈教育教学、舞蹈创意策划与全媒体传播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舞蹈理论与教学:艺术学概论、中国舞蹈史、舞蹈教学法、数字化舞蹈教学设计、舞台艺术组织与策划。
舞蹈创作与影像:舞蹈创作与数字技术、舞蹈影像基础课程、舞蹈与摄影、舞蹈影像创作与制作、数字媒体与舞蹈、跨学科艺术与舞蹈影像、实验性舞蹈影像创作。


舞蹈学专业紧跟时代步伐,深度融合舞蹈艺术与智能技术,为毕业生打造了广阔且多元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多个前沿领域大展身手,主要就业方向如下:

一、数字媒体创作者:新媒体与影像新势力
毕业生可在短视频平台、影视传媒及制作公司等大展身手。从事新媒体舞蹈创作与表演,担任舞蹈影像创作者、虚拟表演者,主导舞蹈短视频创作、沉浸式剧场设计及IP孵化;投身舞蹈影像制作,担任摄影师、剪辑师、数字艺术指导,负责纪录片拍摄、舞台影像制作,用影像传递舞蹈魅力。
二、教育革新践行者:传统与现代融合引路人
毕业生可到中小学担任舞蹈教师,传授专业知识。也能在在线教育平台开发数字化课程、设计AI辅助教学方案,推动舞蹈教学与科技深度融合,成为“智慧型”舞蹈导师,培养更多舞蹈人才。
三、文旅产业赋能者:综合艺术策划主力军
毕业生可参与文旅项目,进行舞蹈内容设计、舞台艺术策划。负责景区驻场演出策划、文化节展演统筹及沉浸式场景编创,将舞蹈与文旅融合,为游客带来独特体验,提升文旅项目吸引力。

一、前沿战略赋能,打造双特色发展格局
依托国家“新艺科”建设与“数字中国”发展战略,深度融合艺术与科技,突破传统艺术学科边界,精心构建“舞蹈影像”与“舞蹈教育”双特色学科方向。“舞蹈影像”借 AI 赋能,培养“虚拟舞台”跨界创作者;“舞蹈教育”融合智能技术,培育“智慧型”舞蹈导师,抢占“AI + 舞蹈”先机。
二、多元课程体系构建,实现全维度能力塑造
摒弃单一学科培养模式,构建跨学科、重实践的创新型课程体系,全面涵盖理论基石、技术融合与实践突围三个维度,实现学生艺术素养、技术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
三、顶级赛事成果验证,彰显专业核心竞争力
紧密对标行业高标准,在国内外各类顶级赛事中屡获佳绩,2023年斩获20余项大奖,充分彰显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人才培养质量。舞蹈创作领域,原创作品《挖藕人》凭借独特的艺术构思与精湛的创作表现,荣获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及优秀创作奖;《九凤来仪》《生于清江》等作品分别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脱颖而出,荣获多项荣誉,体现了学生在舞蹈创作方面的深厚功底与创新精神。
四、多维就业通道拓展,覆盖全产业链职业场景
打破就业局限,打通教育、科技、传媒、文旅领域就业通道。可从事新媒体舞蹈表演、舞蹈影像编导等前沿职业;能担任数字化舞蹈教师、艺术指导;还可涉足影视传媒、元宇宙艺术等新兴赛道,在数字化时代舞出独特价值。
舞蹈学专业荣誉奖项包括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湖北省金凤杯、乌镇戏剧节、全国计算机大赛等国家级奖项。

舞蹈影像创作领域,《与建筑共舞》《跨越》等作品凭借卓越的影像语言与艺术表达,荣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姿态奖”、新加坡国际摄影奖入围奖、湖北省舞蹈影像大赛十佳作品等荣誉,展现了学生在舞蹈影像创作方面的专业能力与艺术水准。
李梦园《遥相辉映》、马欣怡《平行视野》、万科朗《跨越》、原艺菲《黑白鹦鹉》荣获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入围作品”奖;
孙诗怡作品《与建筑共舞》荣获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姿态荣誉”奖;
袁艺菲作品《跃动之桥》、万科朗作品《跨越》荣获首届湖北舞蹈周系列活动——首届荆楚舞蹈影像展演“优秀作品”(舞蹈摄影)奖;
蒋锐作品《一瞬》、许世航作品《进化论》入围国际青年舞蹈影像;
《舞“武”计划舞蹈摄影艺术实践工作坊》荣获优秀艺术实践工作坊二等奖;
孙诗怡作品《For Love》 荣获吾舞国际舞蹈节。
原创作品《漆奁楚女图》荣获湖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优秀创作奖、指导教师奖;原创作品《重启》荣获湖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
作品《大渔》荣获湖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
原创作品《挖藕人》荣获湖北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
原创作品《生于清江》荣获湖北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节优秀奖;
原创作品《九凤来仪》荣获湖北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节三等奖;
原创作品《生机》荣获湖北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节优秀奖;
夏可馨作品《数珠流光》荣获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视觉艺术设计赛湖北赛区正式赛道(非命题)视频设计类三等奖;
李翠颖、高杨文源、李康宁、李燕《舞“武”计划》入围第31届湖北省摄影艺术展拟入展作品(短视频类);
王诗洋、余丹丹、李康宁作品《连厢姊妹花》入围乌镇戏剧节。

李 家 琦
2017级舞蹈学专业
研究生就读于昆士兰大学

李 新 亮
2019级舞蹈学专业
就业于南京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余 诗 冰
2018级舞蹈学专业
研究生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

万 科 朗
2021级舞蹈学专业
大连吾舞艺术空间首席舞蹈摄影师

祝 佳 欣
2019级舞蹈学专业
现就职于武汉格鲁伯实验学校,深耕舞蹈教学一线。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将专业理论与趣味实践结合,有效提升学生舞蹈素养。多次带队参加省市级舞蹈比赛,斩获多个团体及个人奖项;同时主导校园舞蹈活动策划,打造沉浸式艺术氛围,助力学生在美育中全面成长。代表作品:《乖妹儿耍连厢》《虎娃闹春》《The one》。

刘 颖 婷
2021级舞蹈学专业
2023年参与“长江云杯”第二届武汉市“百姓明星”《九凤来仪》荣获十佳选;2024年参与第八届大学生艺术节《九凤来仪》荣获三等奖;2024年入选顶尖舞者《那些未能说出口的…》荣获湖北省百强;2024年《放鹤亭记》荣获意大利国际人才比赛证书;2024年《生机》入选第二届山青雷动国际舞蹈周;2025年《放鹤亭记》《九凤来仪》入选金凤杯;2025年《九凤来仪》入选顶尖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