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名师教学秘诀:从“讲好一堂课”到“上好一门课”的致胜法宝

发布日期:2024-07-12    浏览次数:

2024年7月12日上午10:00,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田友谊教授,应邀莅临武汉传媒学院圆形报告厅,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大学教师如何从讲好一堂课到上好一门课”的精彩讲座。

本次讲座由人文与艺术学院主办,全院教师积极参与,反响热烈。

讲座伊始,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盛银花,对田友谊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她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田教授的学术造诣和教育贡献,并特别指出,此次讲座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更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

她强调,这场讲座的目的是激发教师们的教育热情,鼓励她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互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从而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名师分享:

田友谊教授以幽默诙谐、深入浅出的语言,从大学教学的尴尬境地切入,引出大学教学的本质回归,讲解了大学教学的设计要点,总结了大学教师的能力修炼秘诀,为在场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示范。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本科教育是大学的基石。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上,教师应从传统的一刀切模式向个性化教学转变,以实现教育的革新。”他强调,教师在设计课堂时应注重学生的主动表达,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深入了解学习者的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在讲座中,田友谊教授详细阐述了教师课堂核心能力的四大要素:教学设计、教学技术、教学评价和教学技巧。

01 教师应扎实基本功,首先要敬畏教学,深刻理解教学的重要性。

02 要重视教学,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03 要崇尚教学,追求卓越。

04 热爱教学,充满热情与学无止境。

最后,田教授还推荐了《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和《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等多本书,鼓励教师们深刻反思当前教育的现实处境,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回归教育本质,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总结发言:

随后,学院副院长陶立军邀请在座教师就相关问题向田教授请教,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学术交流深入,教师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求知欲。

最后,学院院长盛银花作总结发言。她表示,田友谊教授的精彩分享和深刻见解让大家启发良多。她形象地比喻道,课堂是教师躬耕教坛的“试验田”,田友谊教授通过鲜活的案例和精辟的论述,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学院将继续组织类似的高水平教学分享讲座,并鼓励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成为新时代教育名师而不懈奋斗。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院教师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使她们近距离领略了名师的教学风采,更加深了教师们对高质量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知,进一步增强了提升自身教学技能的信心。

未来,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名师介绍:

田友谊,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首届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华中师范大学“桂苑名师”、“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工作室主持人,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常务理事、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智库理事、湖北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湖北省现代家庭服务与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秘书长。

出版著作《环境营造与儿童创造》《当代学生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小学教育学》《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研究》等多部,主编湖北省家长学校教材《家有儿女》配套亲子读本《我的童年响当当(小学篇)》,参著《教育评价》《中国儿童教育30年(1978—2008)》《教育学导论》《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原理》等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全国教育考试科研规划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在《教育研究》等中英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湖北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湖北青年教学能手、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湖北省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华中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优秀实习指导老师、美吉姆奖教金、十佳优秀政工干部、“三育进个人、工会先进工作者、教学优秀工作奖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