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学期过半,为帮助初入校园的新生解决学习与适应中的困惑,人文与艺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于2025年10月30日在3216教室举办了一场师生茶座会,搭建起一个交流分享、答疑解惑的平台。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专业班主任、任课教师代表彭福希、张吴旖旎、李梦珍,辅导员代表徐文佳,以及各班学生代表。

茶座会开始前,大家自由交流,现场气氛活跃。会议开始后,彭福希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茶座会的主要流程。交流环节中,同学们纷纷提出进入大学后的各类困惑,如对专业学习感到迷茫、不知如何规划未来等。

问:感到迷茫怎么办?
李:学校已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大一会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大二至大四将逐步开设专业课程,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就业方向的选择。
张:要理解大学与高中的不同,大学更注重自主性学习。同学们课下应广泛阅读,先以兴趣为导向,继而不断拓展阅读广度,并有意识地构建知识框架。
彭:大家从兴趣出发,在大一阶段多阅读文学作品,打好基础。只要努力肯吃苦,就能学好本专业。
老师们还结合自身经历,还谈到一些热门影视剧和小说,鼓励同学们积极阅读与创作。现场氛围轻松,同学们也逐渐敞开心扉,踊跃提问。

问:作为理科生,大学选择了汉语言文学,该如何学习写作?
李:首先要大量阅读,积累文学功底;参考专业教材,多思考、多领悟,形成自己的见解。同时要逐步练习写作,提升写作能力,课堂上认真听讲,打好专业基础。
问:为什么汉语言文学要学习创意短片制作?
彭:人文经典导读是“输入”,而创意短片制作是一种“输出”。将输入与输出结合,才能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问:可以推荐几本对人生有导向意义的书吗?
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应在广泛阅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之书”。不同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书带来启发。现阶段,大家可以结合人文经典导读这门课程里推荐的书目进行阅读,比如《山海经校注》《红楼梦》《高老头》《哈姆雷特》《三国演义》《庄子》等。
问:大学应参加哪些竞赛,如何平衡时间?
张:要时刻准备,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可积极参与小说、影视剧本创作等比赛,关注公众号官方征稿活动,或浏览各高校官网的比赛信息。遇到专业问题,可向老师请教。
问:如何提升写作能力?
张:一是,规定每日阅读时长,通过阅读扩充知识储备;二是制定写作计划,在掌握专业课所学写作技巧的基础上,确保每日进行有效写作练习。
问:大学没有目标,自主学习能力弱怎么办?
李:大一不一定非要有明确目标,当前首要任务是放开手去阅读,积累阅读量。可以设定每日阅读时长,从自己感兴趣的书开始读起。

本次茶话座历时一个半小时,在温馨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分享、倾诉困惑,老师们耐心倾听、细致解答,互动热烈而真挚。
相信202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们都能从中有所收获。未来并非空谈,它正镌刻在当下的每一步足迹中——你此刻的抉择与坚守,正塑造着未来的模样。愿各位学子以笔为剑、以梦为舟,从今天起,用赤诚浇灌热爱,以笃行奔赴属于自己的繁花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