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舞蹈学专业新生在学业和成长中的困惑,增进专业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助力职业规划,10月31日13:00-14:00,人文与艺术学院舞蹈学专业2025届新生师生茶座会在大悟校区T3-3108教室顺利举办。舞蹈学专业黄雪老师、侯晓萌老师出席本次茶座会,27名舞蹈学专业新生代表参与,会议由侯晓萌老师主持,黄雪老师负责记录。
会议伊始,侯晓萌老师为茶座会进行开篇介绍。她对27名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说明学院领导及其他老师因既定工作安排未能到场,但特别委托她向同学们传达关心与问候,并鼓励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提出学习与生活中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

在主持提问与老师回答环节,针对“舞蹈学对专业要求高吗”这一核心问题,两位老师共同解答:舞蹈学专业对学生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扎实掌握中国古典舞、现代舞、民族民间舞等基本功,还需兼顾理论与实践双重能力——理论层面要学好中国舞蹈史、舞蹈鉴赏与批评等课程,实践层面则需提升编创与表演能力,同时要持续培养艺术感知力与创新思维,全面夯实专业基础。
当被问及“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吗”,老师结合武汉传媒学院舞蹈学专业的办学优势与就业成果回应:近年来专业始终保持较高就业率,就业面十分广泛。除传统的中小学、艺术培训机构教师及舞蹈团演员等岗位外,学生还可依托学校传媒特色,进入文化管理、艺术策划、新媒体等领域,从事舞蹈影像创作、短视频内容策划等新兴工作,为职业发展提供多元路径。

随后的师生现场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老师们耐心细致解答,切实解决实际困惑。有同学提出“晚自习拍完作业不知道该练什么”,老师给出具体练习方向:一是针对作业中暴露的旋转不稳、跳跃无力等短板,拆解动作慢速练习,借助手机慢动作回放对比,调整发力细节;二是聚焦个人剧目中的连续旋转、腾空跳跃等高难度动作,反复拆解打磨;三是注重细节优化,关注手位、眼神、呼吸等细微之处,比如一个眼神的停留时长、一次呼吸的节奏,都可能对整体表演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针对“别人学校舞蹈专业有很多演出机会,但我们学校没有”的疑问,老师详细介绍了专业搭建的“校内+校外+赛事”三维实践平台:校内定期举办“舞传新人杯”“非遗舞蹈展演”,为学生提供校内展示舞台;校外与乌镇戏剧节、央视山水艺术季等优质平台合作,如 2020 级学生就曾参演湖北省建党百年晚会;赛事方面,近三年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湖北省金凤杯等重要赛事中斩获 20 余项大奖。同时,老师鼓励同学们主动争取实践机会,举例说明学生团队自主创作的舞蹈短视频荣获各大奖项,证明实践机会需主动创造而非被动等待。

现场还延伸出“舞蹈学专业吃香不”的讨论,老师明确表示:专业“香不香”关键取决于个人竞争力,只有具备扎实专业能力、掌握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茶座会最后,老师们再次鼓励同学们珍惜学习时光,主动提升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本次师生茶座会搭建了师生高效沟通的桥梁,有效解答了新生在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困惑,为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方向,进一步增强了师生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舞蹈学专业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