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点亮童心,故事温暖童年——校级一流课程走进儿科病房

发布日期:2025-05-29    浏览次数:

2025年5月23日,武汉传媒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教师李娟代表“天有悦读”志愿服务队,以经典英文绘本“Madeline’s Rescue”(营救玛德琳)为载体,前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爱心学校,开展“绘本点亮童心,故事温暖童年”公益活动,为血液病患儿们带来了温暖与力量。

据悉,自2024年11月以来,李娟同志带领“天有悦读”志愿服务队,以“Madeline”系列经典英文绘本为载体,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爱心学校和同济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患儿们带来了多场公益英文绘本故事会。这些故事会不仅是语言学习的趣味课堂,更是一场场温暖的心灵疗愈之旅。通过这种校院协同、多元赋能的创新模式,在校园与医院之间构筑起立体化的公益服务网络,以教育温暖医疗,以故事疗愈心灵,取得了显著成效。

志愿者团队充分发挥英语专业优势,通过英语绘本演绎、音乐律动、情景剧等互动环节,结合“情感疗愈+创意手工”等特色环节,生动打造了寓教于乐的“五感体验”课堂。通过“数字绘本+线下互动”的创新模式,不仅为血液病患儿提供了温暖的心灵陪伴,还帮助他们提升了情绪管理能力和社交信心,形成良好的社会辐射效应。

在学院党总支部和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洪俊的大力支持下,李娟同志和少儿方向的教师们带领少儿艺术英语教育方向的优秀学生,于2022年6月组建了“天有悦读”志愿服务队。该志愿服务项目自启动以来,已开展30余场公益活动,服务儿童1000余人次,因在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少儿公益项目中,积极参与,贡献突出,荣获“儿童阅读推广优秀志愿团队”称号。

作为有着18年党龄的英语专业教师,李娟同志始终思考如何将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教育不应局限在教室,而应该走向社会最需要的地方。”李娟说。当她了解到许多住院白血病患儿因长期治疗失去正常学习机会时,便萌生了将英语课堂搬进病房的想法,想通过经典英文绘本给这些孩子们带来更多的爱与力量。

“天有悦读”志愿服务团队历时两个月精心筹备,针对患儿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在绘本选择上,特意挑选了情节温馨、语言优美的Madeline英文绘本系列;在活动设计上,采用“沉浸式阅读”+互动式演绎+创意手工”的多模态教学法;在思政融入上,着重挖掘故事中勇敢、感恩和互助等精神内涵。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英语启蒙,更是心灵抚慰。”李娟表示。为此,团队专门请教了儿童心理专家,确保每个环节都能给予孩子们积极的心理暗示。武汉传媒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张晓磊评价道:“这是课程思政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党员教师的责任担当。”

2024年11月22日的首场活动围绕英文绘本“Madeline”(玛德琳)展开。当讲到玛德琳住院却依然乐观时,原本安静听故事的孩子们眼睛亮了起来。“原来生病也可以这么勇敢!”一位正在输液的小女孩轻声说道。

2024年12月20日的圣诞特别场更加温馨。结合英文绘本“Madeline’s Christmas”(玛德琳的圣诞节),团队绘声绘色地演绎绘本故事,打造了沉浸式英文圣诞课堂。志愿者们装扮成圣诞老人和故事角色,带领孩子们学唱英文圣诞歌谣。在“圣诞心愿卡”环节,不少孩子们写下了“希望早日康复”的愿望,也有孩子写下“谢谢医生叔叔阿姨”。

“Madeline系列英文绘本故事形成了很好的精神接力。”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新阳光病房负责人虞老师表示,“从学会勇敢到懂得感恩,孩子们在快乐中获得了成长。”

“天有悦读”志愿团队在公益活动中巧妙融入了三大思政元素, 即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和文化自信。武汉传媒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党总支部书记吴斌点评:“这种自然的思政融入,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智慧。”

在生命教育中通过Madeline住院情节引导孩子们分享就医经历,让儿童理解勇敢不仅是故事里的品质,更是战胜病魔的现实力量;在圣诞特别场活动中,志愿团队增设感恩环节,孩子们用英文向医护表达感谢并赠送自制贺卡;同时注重文化自信培养,将Madeline与中国花木兰等传统勇敢形象对比,既拓展文化视野又增强民族认同,关于“花木兰兼具勇敢与家国情怀”的生动讲解获得孩子们频频认可。这三个维度共同构建了从情感体验到价值引领的立体教育实践。

一场场志愿活动带来的改变是双向的。患儿们展现出令人惊喜的变化,之前原本抗拒治疗的孩子开始配合检查,性格内向的孩子主动参与互动。更让人欣慰的是,许多患儿在活动后对英语绘本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而言,这更是难得的成长经历。“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光,我真正理解了教育的意义。”学生志愿者蒲胜雄说。不少学生志愿者也表示,这种实践让他们对未来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理解。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护士长张元元表示:“高校将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力量,这种‘校院协同、多元赋能’的儿童医疗关怀的模式值得推广。”

在阳光照耀的病房里,看到了教育最美的样子:当英语绘本书页轻轻翻动,当英文歌谣“The Courage Song”缓缓响起,当孩子们脸上绽放笑容,教育的意义在此刻如此具象。这不仅是语言的教学,更是生命的对话;不仅是志愿的服务,更是爱心的传递。

党员教师李娟所带领的“天有悦读”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的系列英文绘本故事公益活动,不仅充分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还展现了高校志愿服务与医疗公益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为构建“校院协同、多元赋能”的儿童医疗公益新格局提供鲜活范例。她们用专业与热忱证明:教育可以跨越病房围墙,知识能够温暖脆弱心灵。正如英文绘本故事“Madeline”所启示的:勇敢和希望,永远是最动人的力量。而这份力量,正在这群党员教师和志愿者的手中,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