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专业发展新路径,助力教师成长与学科建设——中文系办学思想暨科研成果培育大讨论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05-19    浏览次数:

3月10日下午,人文与艺术学院中文系中文系办学思想暨科研成果培育大讨论顺利召开。学院领导班子、系部负责人及全体中文系教师齐聚一堂,共谋学科发展新路径。

四大维度,助力教师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

此次研讨会是在完成学校评估和《湖北省教育厅2025年工作要点》解读及研究《武汉传媒学院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实施方案》背景下召开的。会上,盛银花院长着重强调了契约精神的重要性,契约精神体现在对学院的贡献度、忠诚感与认可度等方面。同时,盛院长以“课题申报、课程建设、竞赛项目、学术成果的积累与转化”四个维度阐述了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的策略。

盛院长会上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她指出,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需积极将信息技术融合于课题申报中,通过各类课题的申报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在竞赛项目方面,盛院长鼓励教师多参与各类竞赛,积极指导学生组建队伍参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及专业素养。同时也指出学术成果的发表及其转化是评价教师科研水平与专业建设成效的关键指标。盛院长鼓励教师积极撰写并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踊跃参与著作编写和教材建设。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营造优良教学氛围

会上,陶立军副院长着重强调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意识的重要性。她指出,教师应持续提升教学基本功,避免在课堂上单纯依赖 PPT ,而是要采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此外,教师应依据自身优势,明确在教学、科研或实践方面的定位,积极参与教学竞赛、课题申报以及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从而为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找准契合点,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吴斌书记从学院整体发展的宏观视角出发,着重强调了团队协作以及信息一致性的重要意义。吴书记指出,教师群体共同致力于营造优良教学氛围,对学院的稳健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进一步阐释招生状况与专业评估结果,将切实成为影响学院资源分配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因素,关乎学院发展的全局。

学科带头人张艳彬老师立足民办高校竞争激烈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向教师们发出倡议,倡导树立具有前瞻性的职业规划意识。张老师表示,教师积极投身科研活动,发表高水平论文,不仅有助于个人提升,更能够为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贡献力量,实现教师个人与学校发展的双赢局面。

会上,中文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发言,表示在此次研讨会中收获满满,认识到了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同时,教师们畅所欲言,对自己的年度规划做了介绍,包括课题研究、课程建设、竞赛指导、论文撰写、教材编著等。

通过本次大讨论,全体教师将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与要求,秉持创新精神,严守契约意识,为推动专业进步、学院良好发展积极贡献个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