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语言之桥,共赴诗韵之约—— 武汉传媒学院世界读书日“经典中英文诗歌朗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25    浏览次数: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建书香校园,在2025年4月23日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武汉传媒学院诵读社分别于4月23日和4月24日在大悟校区和武汉校区举办“跨越语言之桥,共赴诗韵之约——经典中英文诗歌朗诵”活动。

经典中英文诗歌朗诵活动(大悟校区)合影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诗歌这种跨越时间和语言的艺术形式为同学们搭建一个东西方文明的对话桥梁,让诵读在诗歌中弘扬,艺术在诵读里流淌。 大悟校区的活动在师生齐声诵读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的经典作品《再别康桥》中拉开序幕。在诵读中,同学们感受诗句构成的美妙意境。

接下来的诗歌朗诵赏析环节,诵读社指导教师王军老师选取了李白《将进酒》的中英文朗诵版本引领学生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情怀。在赏析时,几名男生跟着黄河奔流的背景视频素材的节奏轻轻点头,前排女生则对比着中英文版本小声讨论古诗翻译的精妙。

大悟校区同学参与活动图

团体朗诵《少年中国说》双语朗诵将活动推向高潮。中文组以整齐划一的气势诵读“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英文组随即用沉稳的声线演绎“Profound history in our hearts, and extended roads before our eyes.”。当“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与 “So majestic is our young China, forever with the universe; so robust are our Chinese youth, eternal with our motherland.”的字幕并列呈现在背景屏幕时,现场响起了自发的掌声。

吴鑫宇、 李悦、 黄雨航、 武一帆、 郑好、 王昊天同学团体朗诵《少年中国说》

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的经典抒情诗《一朵红红的玫瑰》以唱诵结合的全新形式精彩演绎。诗歌中那炽热而细腻的情感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仿佛一朵娇艳欲滴的红玫瑰在眼前绽放,诉说着爱意与美好。

许维胜和赵品乐同学唱诵《一朵红红的玫瑰》

活动中穿插的诗词知识竞答环节为此次经典中英文诗歌朗诵活动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了一个充实且欢乐的夜晚。

左霞老师主持诗词知识竞答环节

此次活动最后,诵读社指导教师左霞老师带领同学们感受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诗作《当你老了》的诗意时光,从字里行间挖掘出作者对岁月、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感悟,用真挚的话语分享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引领同学们一同走进那充满温情的诗歌世界。活动在师生齐唱以诗歌同名诗作改编而成的歌曲《当你老了》中圆满结束。舒缓而深情的歌声缓缓响起,像是在轻声诉说着对未来的期盼。

武汉校区的活动则在诵读社指导教师张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

经典中英文诗歌朗诵活动(武汉校区)合影

参加活动的十位同学对《生如夏花》、《十四行诗》、《未选择的路》、《春晓》及《少年中国说》等进行了诵读分享,跨越中英语言桥梁,共赏世界经典,展现经典作品主题思想多元魅力。各位同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切入,引发强烈共鸣。

程希同学朗诵并赏析双语版古诗《春晓》

喻越同学朗诵《生如夏花》

在活动的最后,张晨老师对同学们的朗诵进行了逐一点评,激励同学们投身于诗歌文化的探索与传播,让跨越语言的诗意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张晨老师点评同学们的朗诵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同学们卓越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才能,更通过多样化的演绎形式,深化了参与者对经典中英文诗歌文本内核的理解,激发了参与者对个体价值和爱国情怀等议题的深层思考,让经典中英文诗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未来,诵读社将持续挖掘经典的时代价值,推动各项诵读活动的开展,持续加强校园内的文化交流和语言学习,提升社群凝聚力。